务虚笔记

被囚禁的一生(评《末代皇帝》)

★★★★★

 
 
 
 
 
 
 

“门”在电影里极有象征寓意。

 
 
 
 
 
 
 

第一次出门,是溥仪的生母去世那天,他推着自行车,像庄士敦老师教导的那样,昂首挺胸地走向紫禁城门,他要出宫看母亲,一群侍卫立刻关上大门立刀跪下,溥仪愤怒地把宠物鼠摔向城门。

 
 
 
 
 
 
 

第二次出门,冯玉祥率兵杀入紫禁城,溥仪被勒令一小时内离开皇宫,他终于能走出这座囚禁了他从童年到青年的宫城,却是以这种方式。他刚走出紫禁城门,士兵们立刻欢呼着冲进城门宣告胜利。

 
 
 
 
 
 
 



 
 
 
 
 
 
 

 

 
 
 
 
 
 
 

从电影来看,溥仪并没有宣传中说的那么恶劣不堪。他投靠日本人,是因为国民党掘他祖坟,将他祖母慈禧鞭尸,慈禧的项链献给了宋美龄,他天真地以为自己可以利用日本的力量光复皇朝。他知道日本的狼子野心,也抗争过,他在内阁会议上疾呼平等,几次拒签辱国条款,但没人理他。后来在监狱里,溥仪看到反映侵华日军的暴行的纪录片,惊愕地缓缓站起,他全然不知细菌战的存在,出于良心有愧,他认下了本不是他犯的罪行。

 
 
 
 
 
 
 

说溥仪是一等战犯是高抬他了,溥仪只是一个王朝的牺牲品,而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,落败的王必须被推到第一线,以粉身碎骨的方式维持覆灭的王朝最后的尊严,和宣传所定义的“溥仪是罪人”不一样,电影竭力表现溥仪即使拥有皇帝这一特殊身份,但仍是个普通人,无知又有些善良,和每一个老百姓一样,被裹挟在历史的潮流中卷来卷去,毫无还手之力。

 
 
 
 
 
 
 

 

 
 
 
 
 
 
 

片尾很是令人唏嘘。

 
 
 
 
 
 
 

昔日紫禁城的主人“回家”竟然要买票,溥仪离开时是热血青年,回来时已须发皆白。他被一个红领巾拦下,红领巾问他:“你怎么证明你住过这里?”溥仪坐上龙椅,在椅背边掏出一只蛐蛐罐递给红领巾,红领巾打开罐子,里边爬出一只黄黑的蛐蛐,早没了几十年前的青翠,红领巾抬头寻那老人,老人消失了。

 
 
 
 
 
 
 

好像超时空一样,两个小孩仿佛穿越几十年,由一只蛐蛐连了起来,一个三岁登基的小皇帝,从大臣手里接过蛐蛐罐,一个戴着红领巾的花匠儿子(值得一提的是,溥仪晚年的工作正是花匠)打开蛐蛐罐。梦回紫禁,时过境迁,物是人非,沉重、无奈。

 
 
 
 
 
 
 

这当然是魔幻的手法,没有蛐蛐能活几十年,也不会有红领巾乱跑,溥仪更不会凭空消失。

 
 
 
 
 
 
 

导游带着一群游客走进来,指着龙椅说:“这是太和殿……”画外音接上:“中国的最后一位皇帝,爱新觉罗·溥仪,于1967年逝世。”

评论
热度(15)